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30个猜测:疫情将会这样改变书业
作者:恩里克   来源:出版人杂志   发布时间:2020-04-14   阅读次数:【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诸多影响。对出版业而言,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从产业链不同环节到各产品类型,从运作模式到组织结构,一切皆在改变,有的已经发生,有的正在发酵。无论公司大小、所有制成分,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独善其身,我们面临的时代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书业会是什么样子?笔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30个大胆的猜测,也希望以此引发业者更多的思考。在书业的困难时刻,我们也要努力能从缝隙中捕捉到阳光。


01

新书品种数将继续缩减

近年来受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影响,新书出版品种数连续两年下降。受疫情影响,出版机构生产节奏受到影响,加之出于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的预判,开始主动削减“可做可不做”的选题,集中力量保重点产品。预计2020年,新书出版品种还将继续下降。


02

民众购买力下降,文化消费将萎缩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用于文化消费的开支将缩减,一般图书市场将受到冲击。不要对所谓的“口红效应”抱有幻想,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少了,用于买书的钱必然减少。但想想近亲电影行业,我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03

书业二十年来第一次负增长

如前两条所言,无论从生产端还是销售端来看,书业一季度都受到很大影响,预计全年的情况也不乐观。从目前多个渠道的监控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出版业将大概率迎来自新世纪以来的首个负增长。


04

教育出版基本盘稳健,部分需求反增

教育出版是书业的底盘,因其“刚性需求”特质,目前整体所受影响不大,基本盘还稳固。数量庞大的学生延迟开学,除必备的教材教辅外,一些自助学习、“必读书目”品类还“因祸得福”有逆势增长。


05

在线教育成为常态

学校授课和线下培训无法开展,广大师生对数字教材资源、线上授课系统、课后作业系统等都呈现明确需求,在线教育成为常态。但在免费期结束后,出版业打造的平台们面临如何把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的难题,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6

主题出版依旧是重点,表达系统待升级

过去几年,主题出版成为国有出版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产业板块也快速形成。今年受疫情影响,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民众对主旋律作品的表达系统和呈现方式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07

学术出版门槛不断抬高

受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影响,近年来新书品种整体呈收缩态势,“书号”资源愈发金贵,学术出版资助费也水涨船高。预计这一状况将持续,学术出版的门槛会继续抬高,受行业目前生产节奏的影响,学术书出版周期也会变得更长。

08

“零和博弈”,市场将被洗牌

当图书市场无法持续增长扩容时,出版机构间将出现“零和博弈”,原本活得好的不一定会活得更好,但活得难的会更加艰难。

09

有一批出版社会发不出工资

这不是危言耸听,已经有几家效益较差、市场能力较弱的出版社只发最低工资,记住,哪个行业都没有永远的“铁饭碗”。

10

一批中小型图书策划公司会关门

国有出版社至少短期不会关门,小的民营图书公司就没那么好运了。小公司运作灵活,但遇到大的危机时,抗风险能力也差,已经有撑不住的了,预计今年会有许多小图书公司关门,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境况也会更加挣扎。

11

大批实体书店倒闭

过去几年实体书店的“回暖潮”戛然而止,疫情带来的“倒春寒”会冻死大批独立书店和“噱头书店”。连锁书店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有人流量,“不开业是等死,开业是找死”绝不只是自嘲。2020年死掉的书店,将汇成一个长长的名单。

12

一批天猫店会倒闭,产生“多米诺”效应

可能没有太多人关心天猫上书店的生存境遇,很多店家之前就已经在非良性运转,账期长、利润低,因为疫情影响还会关张一批,这将对上游小型图书公司产生系列连锁反应。

13

业外投资锐减,业内投资并购好时机

大环境不好,资本开始捂紧钱袋子。业外资本(VC、PE)放缓了对书业的投资,据传某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公司年前谈好的投资因疫情流产了。但与之相对的是,一级市场资产价格会走低,对业内一些手握资金的大型国有出版机构和头部图书公司会是一个抄底机会。

14

开源节流,现金为王,波及关联产业

在困难时期“开源节流,现金为王”没什么好讨论的,企业会更加注重强化成本意识和投入产出计算。这里想说的是,依托书业生存的相关产业将受到影响,包括会展、培训、广告、咨询服务等,这些支出都会成为“节流”重点。

15

网文增速放缓,但继续挤占大众阅读市场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也逐渐进入平台期。阅文集团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大涨,但在线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这预示着网文消费渐走向饱和。疫情带来的居家封闭对网文是“利好”,其在注意力抢夺、IP转化等方面,将进一步挤占大众出版的市场。

16

电子书依旧不会是“救世主”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书在国内始终“未成大器”,销售和利润占比均不足图书产业的10%。疫情逼迫出版行业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电子书的需求也在增加,但作为“初代目”数字出版形态,电子书依旧无法成为力挽狂澜的“救世主”。

17

有声市场继续保持高快速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有声读物因为“无接触”“零污染”的特点,在疫情期间都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据统计,在Lockdown期间,国内外多个平台播放量都创新高,今年会是有声阅读市场继续爆发的一年。

18

知识付费在“免费”之后收费难

疫情期间,很多知识服务平台为了回馈用户,都采取了免费开放资源的策略;而一批从线下被迫转线上的机构,也用免费或超低价拉新,但免费之后想要再收费就会变得更难。2020年,这场意外会让许多知识付费创业机构面临生与死的挑战。

19

书业的“平台经济”或崛起

受到疫情影响,平台经济的作用和行业生态的价值将凸显,以中信出版为代表的大众出版龙头,或扮演起行业“爱彼迎”、“小米”的角色,充当行业基础设施和“内容中盘”。


20

直播受宠,带货盛行

当没办法开发布会,也不能搞签售时,直播成了为数不多的可行的营销方式。像人民文学出版社、机工华章、磨铁,目前都玩得不错,也对图书促销产生了实效。未来出镜讲书、音视频制作将成为从业者的基本功。


21

新的入口、新的流量越发重要

以抖音、快手、火山为代表的短视频,以淘宝、京东电商主导的直播导购,已经成为新的流量来源。去年的卖了几百万册的《狼道》《鬼谷子》你可以瞧不上,但不应该忽视新流量的价值。

22

营销人员比例将大幅提升

基于上述的流量逻辑,营销的作用会被进一步强化,但让编辑兼做营销的办法显然不靠谱,扩容专职营销队伍势在必行。

23

多媒体、多渠道的内容生产将受重视

出版社原来只是出书,如今,一些市场敏感度高的出版机构越来越重视以多媒体的形式,面向多个传播渠道生产内容、包装作者。为了卖书,让作者录视频、上节目、搞直播,想尽办法增加曝光度,而这时,出版社也会越来越像一个经纪公司。

24

图书折扣可能再破新低

虽然出版商“苦打折久矣”,但在销售依赖电商,营销依靠直播的特殊时期,想改变这一局面显然不现实。加之网络书店受资金链趋紧的影响,二三季度大概率还会出现集中的打折促销,全年图书销售折扣将很可能再破新低。

25

提高图书定价的极限将至

你打折,我抬价,这一逻辑运行了十多年,但最终都需要消费者买单。在目前的成本结构下,文学和社科类图书已没有多少提价空间,很多书已经接近或突破“中产阶层”读者的耐受力极限。疫情让大家兜里钱都变少了,继续涨价还行得通吗?

26

编辑的职能和角色进一步转变

“众包”、“自由职业者”、“Soho”……未来编辑可能会像编剧、翻译一样,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对接服务于多家机构,出版产业链条上的核心环节职能会进一步细化。

27

在线办公和编校协同需求大增

出版业本身是以创意和智力为核心的行业,对办公场所没有太多物理要求。受疫情影响,编辑居家办公增多,导致无纸化编校需求增加,编校环节的技术运用也增多。云会议、协同办公、无纸编校,将成为未来编辑的基本技能。

28

印刷业务受到冲击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很多海外出版公司都把印刷放在中国,如今受到疫情影响有大量海外订单转移或取消,一些依赖海外订单的印厂受到重挫。同样,受国内新书产能萎缩影响,印刷厂的订单减少,图书印刷业日子难过。

29

国内纸厂日子难过,进口纸供给遭受影响

一样的逻辑,受产能影响,图书用纸需求萎缩,国内的纸厂日子难过。产业链环环相扣,如今一些印厂只接受小图书公司“现款提纸”。此外,受国外疫情蔓延影响,一些出口到我国的高端用纸,还可能出现断货情况,对用纸要求高的出版机构需要提前做好储备。

30

国际交流停滞,“走出去”模式将受到挑战

到目前为止,上半年的国内国际大型书展基本都取消了,跨境文化交流活动也因疫情按下暂停键。此外,疫情带来的中外意识形态摩擦加剧,也将对以往建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式和“走出去”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