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大讲堂第一课 | 柳斌杰 :努力开拓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0-11-23   阅读次数:【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一个新时代新闻出版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的网络平台,助力中国新闻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推出了“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系列直播课。


从2020年8月26日至10月13日,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贵州日报报刊社社长、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国超,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四川日报社总编辑李鹏等7位嘉宾先后做客大讲堂,中国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对此进行了公益直播。今日微信将7位嘉宾的直播课精华集中推出,以飨读者。(文末附直播课视频二维码


微信图片_20201123093047.png

柳斌杰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出版是一个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引领人类文明进步伟大事业的知识生产服务行业,因而总是和时代的主题、历史的进程与人类进步事业的紧迫课题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面向复杂多变的国际变局和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事业,开拓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业


经过近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中国建立70多年的文化建设,我国的出版业同其他各门类的经济文化行业一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持续发展,从产品供应和保障的角度讲,已经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强不强”“精不精”的问题,也就是由大变强、由好变精的问题。主要是满足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阶段,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化,引领人类超越当前的全球危机,创造新文明。


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业,是在时代背景、历史进程和现实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括出版产品的质量,但并不局限于产品的质量,而是出版业全面发展的水平问题。简单说就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多业态、更新技术、更强队伍,更有魅力、更可持续、更具影响力的新型发展态势。这几个“更”就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定性。


如果具体说,重点是六个方面的高质量:


一是出版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管理、评价体系、奖惩体系是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出版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工程,是人类的知识总汇,是教化人类、普及真理、传播科学知识的千年载体,她与报纸、互联网的短平快的信息传播不一样,其管理必须要有历史眼光、人文情怀和全球视野,服从于社会、经济、文化、民生和出版的规律。政治宣传性出版要放在重要位置,但不是唯一。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战胜这场瘟疫需要科学知识和医药技术,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关注点转向了生命安全,建立公共卫生体系,进行药物和疫苗的开发研究。这时专业出版就特别重要,以此推论,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社会需要的图书是有所侧重的。所以,出版管理就要落实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保证各方面的知识、各门类的选题都能均衡出版,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现在的管理还是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影响了高质量作品的出版和大作品的问世。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跟风重复、缺乏创新创意,模版、翻版、短版太多。这就是管理质量不高的产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管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作了具体部署。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尽快实现出版治理的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出版生产力。


二是出版企业的高质量。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和关键。近10多年来,出版发行转企改制上市,实力大增,通过上市吸引了社会资本3000多亿元。有了几十个出版集团,担当了市场主体的重任,这是改革的成果。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在世界上排到前列的企业不多,世界出版50强里我国只有3家,排名还是不靠前。我国出版企业要产生几家进入世界出版业前十的一流企业,那样才能影响产业界,动摇西方跨国出版集团的地位。


三是出版产业的高质量。与外国比较,从数量上看,中国出版产业已经够庞大了,但真正有核心文化创造力的产业还不突出,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产业质量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要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市场化,整个产业链条要进一步完善、调整,以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打通从创作、出版、发行,到消费、服务、转化畅通无阻的现代多业态出版产业链。


四是出版产品的高质量。出版是要靠产品说话的,这个产品是长效的,要经得起历史和读者的检验。出版业应该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物,阐述中国思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方案、指导中国实践、传播中国智慧,更新人民的思想理念。目前,我们出版载体制作与世界水平不相上下,但是在内容上就稍逊风骚。比如在前人和外国人设置的话题里面做文章,缺少新的思想,没有闪光的东西,世界感觉不到你能产出新的思想和智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具有国际影响力并且年年上榜的图书,基本话题都是全球性的公共话题,都是探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进入出版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们可以考虑,联系一些大牌作者创作一些具有全球视野的图书,出版一批能够吸引全人类阅读的经典。


五是出版服务的高质量。多形态、多业态的出版业必须要走到知识服务的路子上去,服务将会是产业核心。出版业要坚持互联网思维,服务为先,在服务中获得自己的效益。目前这一点出版业还没有转变过来,仍然是先卖产品,还不是先服务后收费。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就是服务,从供给侧开始就要考虑终端客户,为客户服务。比如,服务全民阅读,保障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的出版物更新,就是很大的市场。多功能阅读空间、读书平台、实体书店、网上书店等,整个供应系统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几个方面都要走上高质量发展,出版业面貌才能有整体上的改变。目前,70%的人转到数字阅读场了,不在网上就在屏上,5G广泛应用以后这种现象还要加速。这个阅读场变了,我们出版业也要跟着这个场来变,要为新的阅读场提供需要阅读的内容。


六是出版队伍的高质量。有出版职业理想的人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把政治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必须要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创造性思维、懂得现代出版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传统新闻出版业目前普遍面临人才流失问题,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于完善的人才政策和机制尚未建立,管得太死,人才能力发挥不出来,分配方式不尽合理,人才价值难以体现。队伍建设责任在领导,成败在理念,关键在机制,重点在高端。


为什么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方位作出重大判断,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会议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强调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出版业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部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密切相关,更与人类文明的沟通、交流、进步直接相联。应该摆在国家和人类文明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出版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体现时代变革要求,按照时代进步的主题谋划出版业发展。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出版业的重大历史任务。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就好理解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为什么”了。


总的来说,是世界的大势、中国的时代、国际的比较、人民的期待、出版的出路,这几大不可改变的因素所使然,不是选择,而是非如此不可,也就是除此而外,无路可走。


世界大势。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后于时代的一切东西都将被淘汰,包括知识。不创新就难以立足。


中国时代。通过百年奋斗,中国马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小康——这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怎么强?面对强手如林的全球,后来者一切领域都必须靠质量取胜,才能后来居上。


国际比较。中国的文化处于弱势,中国出版难以进入全球的主流阅读,不是历史不长,数量不多,规模不大,队伍不强,而是拿不出影响世界、吸引人类的高质量出版产品。中国的书关注者寥寥无几。改变这个局面,就要拿出高质量的现代作品,吸引国际读者,引领世界出版和阅读的方向。


人民期待。进入“两不愁三保障”的小康生活,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将会上升。疫情期间,居民读书的风尚进一步弘扬了书香社会的传统,男女老少都需要好书,从而丰富了危难之时的精神生活,学习科学知识,吸收创新智慧,增强战胜疫情等一切困难的动力。上海书展精品力作销售大增,市场上学术著作和儿童读物逆势畅销,就是人民新期待的反映,标志着阅读风尚回归理性。


出版出路。纵观多业态出版,质量高的作品总是能深入家庭,深入人心。不在于是印在纸上、推到线上、放在屏上,而在于知识含量和艺术魅力。人们需要的是有思想、有内涵、有发现、有创新的高质量出版产品。出版业必须认清这个形势,不要只盯着几个“书号”,而要打开思路,聚天下新知而用之,高质量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出版的“上帝”,始终把“以人为本”的出版理念落实到出版全流程的工作中,以高质量攀登人类文明的新高峰。


当前,出版行业要抓住机遇上质量:


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求是最大的推动力。这些年,出版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就是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变化,对高质量出版产品的需求在增加,客观上要求出版业态、形态、产品上都要提高质量、适应社会。今年我国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人们文化消费包括出版消费水平将有较大提高,需要有高质量消费供给,包括高质量的出版物。


二要服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能有任何局部短板。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发挥坚守阵地、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对现代化国家建设起到文化支持和智力保障作用,各类出版必须迈上高质量生产、服务的新台阶。


三要把握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出版业,国际版协的两任主席都曾讲到没有中国出版就没有国际出版,21世纪是中国出版的世纪。我国年出版图书50多万种,数字出版产品30多万种,市场动销产品已经达到200多万种。目前主要解决“强”和“精”的问题,由大变强、由多变精靠的是质量。因此,高质量发展出版业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今天出版人的肩上。


四要紧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文化强国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国际上出版业阅读率是衡量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准。我国在馆藏和非功利阅读方面排名还比较低,在城市阅读评价的“读书之都”建设上,只有深圳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还没有一个“读书之都”,说明我们这方面水平不高。


五要认识中国国际地位对高质量出版业的需要。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不仅仅要提供物质产品输出、为世界提供物质方面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还要提供文化、科学智慧、思想和精神产品,这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中国出版“大而不强”的弱点就是影响力不够,没有时代性的大作品。国际权威机构每年评选的影响世界的图书目录中,至今没有中国出版的图书,出版业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知耻而后勇,再造一个先秦两汉、唐宋兴文的繁荣,以及西学东渐出版高潮、马列经典全球出版中心之盛景。出版高质量发展将再创中国出版的辉煌。


怎样走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不是口号,而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面貌。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争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出版发展目标,今后几年要打几个攻坚战:


一是加快完善出版业治理现代化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在完成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任务,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将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而从明年开始,15年之内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的现代治理体系就是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已经明确了文化治理的十几项制度和机制,这都是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出版行业要积极推动出版业相关法律、相关制度、相关机制、相关政策、相关规范的完善和创新,以现代多业态出版的治理现代化激发创造力,解放生产力,发展影响力。


二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出版业改革尚未完成。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改革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基础目标,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造,把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目前,我国大型国企进行混改的主要目标就是员工和管理层持股,打造利益共同体。没有这样的制度,就无法实现忠于职业、热爱企业、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出版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要进一步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让职工、管理人员的命运绑在一起,真正地成为企业主人,同舟共济、利益共享。人民企业需要人民一起来办。要通过改革造就一个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这是中国的一个关键问题。没有人,没有顶尖人才就无法真正发展。要建立“激励能干事的人、留住有能力的人”的分配机制。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企业制度、人才、分配等方面进一步突破落后的框框,让一切出版要素活起来。


三是要推动融合发展。目前新技术带来业态变化,不断形成新的出版业态、新的出版形态。所有出版门类,要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现代出版发展的唯一路径,对传统出版业、新型出版业、数字出版业、未来出版业来说都是这样。传统出版有内容资源优势,新型出版有技术、渠道、平台优势。融合在一起,打造新优势,出版业就大有作为。总书记讲的媒体融合发展有三个阶段,出版现在大多数还处于第一阶段“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有一些做得好的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中央要求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还差很远,双向融合要加快。


四是要加强技术创新。人类文明传播形式与技术紧密相连,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智能时代,它给所有传统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颠覆性革命。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出版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中国现代出版业态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呈现出印刷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大数据出版、智能出版等5种业态交叉互融、同步渗透、各具优势、内在竞争的态势。这需要行业摒弃单一印刷出版的生产、市场、管理体系,而要构建容纳多种业态的现代出版体系,行业要打通分割各种业态的壁垒和障碍,把这些业态汇聚在一个产业链条上,把原来各自形成的产业环变成出版产业各环紧密衔接的产业链。这需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从法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平台、渠道、市场、标准等10个方面协调推进,共建共享,为出版业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软硬环境。


五是要加强高水平内容创新。内容上要讲科学的真理、要有人类的情怀、要有道德的高度、要有文明进步的理性之光,这样的内容才能在世界上产生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体现中国的影响力。


六是要培养高端人才。无论是理论、学术、科学,还是教育、文学、艺术,都需要有见识、有情怀、有追求的专业出版人才去发现、去策划、去出版。没有高端人才,就没有高端产品。这几年,出版界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大环境中,长期培养造就的一些出版大家、改革家、出版企业领导人,相继退出岗位。一些知识结构更加优化的年轻人进入出版业,要高度重视新生力量的建设,加强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高质量的新型出版骨干队伍,担当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使中国出版再次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12.png

扫一扫,回看嘉宾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