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
数字前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数字前沿
教育数字出版需要互联网思维
作者:王志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4-11-29   阅读次数:【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说是做事情的一种指导思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不是互联网企业,都应该树立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教育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先、内容为王和持续服务。

  当下,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但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小米创始人雷军推崇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总结的互联网思维4个关键词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模式和颠覆式创新”,而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则提出了九大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显然,上面的几种说法虽然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但内涵并不尽相同,或者说各有侧重。

  有人说,并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有互联网思维。的确,上述几种说法中的关键词并非新的发明,似乎都可以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著作中找到。但是,必须得承认,互联网思维是一种“集成创新”,是由互联网人首先提出来,并被广泛关注和运用的。

  其实,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说是做事情的一种指导思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不是互联网企业,都应该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去思考,应该树立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数字出版是内容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教育数字出版除了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还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笔者以为,教育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先、内容为王和持续服务。

  用户至上

  用户至上并非新论断,过去许多行业包括图书出版业也有“以用户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的说法。但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个人理解这一思维的核心,就是产品从开始设计研发到最终用户使用,产品提供者和使用者始终都在一起,产品提供者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与问题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和提供服务,所以永远都要以用户为中心。

  就教育数字出版而言,以用户为中心首先要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特别是核心需求为中心。同时,还应满足传统手段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教学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生动有效的数字化教学体验。比如,过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教学,有些实验不仅费时费力,还要花费较高的成本,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使用数字化的虚拟实验室后,许多问题便可得到较好解决,还可以针对重点、难点实验多次,反复进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何更好地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中。小米手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与他们鼓励上百万的用户参与到整体设计过程有很大关系。教育数字产品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也应该让老师和学生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既要广泛调研,摸清教与学的真实需求,也应吸收一些骨干教师或教研员作为研发团队成员,边研发,边进行教学试用,产品研发过程即是产品试用和教学实验过程,从而推出真正满足广大师生需求的产品。

  体验为先

  体验是用户在接触或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既是主观的,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时是不是有惊喜,是不是获得了享受;同时这种感受也是客观的,用户能不能方便地操作和使用你的产品,并从中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所谓好的用户体验,就是既能给使用者带来惊喜和享受,也能解决他们的需求,从而黏住用户。

  教育数字出版为什么要强调体验为先?大家知道,传统出版最重视的是内容,这是因为读者消费和体验的主要是图书的内容。对于教育数字产品来说,不是内容不再重要,但如果内容和功能的呈现不流畅,用户使用时感到操作不方便,即便你的产品内容很好、很丰富,可能还没有等到用户接触到产品内容,他们就已经选择放弃了。尤其对于网络教育产品来说,用户的选择成本很低,如果技术架构不合理,产品打开很慢,或者UI(用户界面)设计不符合用户习惯,都会影响其选择使用。所以,对于教育数字出版来说,如果从开始就没有让用户有一个好的体验,是不可能指望他们选择产品的,更谈不上黏住他们。

  那么教育数字产品如何让用户有好的体验呢?首先在产品构架上应该合理,并在技术上不断迭代升级,在功能上不断优化,保证产品能够流畅地呈现,用户便捷地使用;其次在UI设计上要符合用户的习惯,比如课堂应用的数字化产品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习惯,方便其进行教学操作;再次在功能和内容设置上应以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为主,不要脱离产品的定位去考虑内容和功能,想面面俱到往往都做不到或做不好。总之,教育数字出版必须把用户体验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要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很快地了解产品,方便地操作,愉快地使用,给他们带来好的体验和效果。

  内容为王

  众所周知,图书出版是内容产业,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一直以来,教育培养青少年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材料,基本上都是由出版业来提供的。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教育数字出版应担负起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数字内容资源的职责,坚持内容为王。

  从服务基础教育来说,教育数字出版坚持内容为王,首先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成体系地开发优质数字资源。比如,作为基础性数字资源列入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适应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备授课需求的“人教数字校园”等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通过教育部审核的最新版教材为蓝本,将数字技术、优质资源和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多地进行教学实验,探索数字化教学和学习新模式,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教学和普遍化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影响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社会处在了信息爆炸甚至泛滥的环境中。从表面上看,信息内容似乎人人皆可生产和制造,但其实真正优质的内容却十分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数字出版必须坚持出版服务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功能,担负起优质数字资源建设的重任。笔者认为,要做好优质数字资源的组织工作,应该遵循“精、准、新”的原则。“精”是精选,少而精。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精选那些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能够有效解决实际教学和学习问题的好资源;“准”是准确,是科学性和质量的保证。对于基础教育来说,需要的不是简单堆砌、杂乱无章的碎片化信息和内容,而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质数字资源;“新”是更新,要根据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内容资源。

  持续服务

  相较于传统出版,服务对数字出版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虽然宏观上出版属于大文化产业范畴,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产品形态、生产方式、用户关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传统出版的产品是承载内容的一本本有形图书,其生产组织是制造业的方式,与用户的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读者买到书后怎么用、何时用,甚至用不用,出版社往往并不掌握。数字出版则不然,其产品形态并不固定,内容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用户获得内容不是通过购买承载内容的有形物,而是通过获得一定(范围和期限)的网络内容使用权来实现的,此时与用户就不是简单的一次性买卖关系了,而是如何提供有价值服务的长期关系。所以,数字出版特别是教育数字出版是须臾离不开服务的。

  教育数字产品的使用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教育数字出版必须按照教育要求和教学规律来提供全面的、持续的服务。这些服务既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互联网运营通常要求的线上支持和帮助服务项目;二是配套教育信息化设施实施教学的相关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三是与教学和学习相结合的配套服务,比如对教师的培训、相关教研活动组织等。总之,教育数字出版要把为教育提供持续服务当作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也只有这样,教育数字出版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